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發病部位:血液血管
掛什么科:兒科
是否醫保:是
多發人群:新生兒
是否傳染:否
————
溫馨提示
————
1、 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狀,有無嗜睡、吮乳困難、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2、 密切觀察新生兒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別名:發育性高膽紅素血癥 英文:Physiologic jaundice in newborn),是新生兒出生24小時后血清膽紅素由出生時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臨床上出現黃疸而無其它癥狀,1~2周內消退。生理性黃疸的血清膽紅素足月兒不超過204μmol/L(12mg/dl),早產兒不超過255μmol/L(15mg/dl)。但個別早產兒血清膽紅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發生膽紅素 【詳情】
早期妊娠中毒癥-妊娠嘔吐很常見。嘔吐可見于50~90%的孕婦,根據病情可分為輕、中、重三度。輕度,每天嘔吐次數較少,約2~5次,有惡心、食欲下降、便秘等。全身情況好,體溫、脈搏、血壓正常。中度,每天嘔吐10次以內,食欲缺乏體重下降,皮膚干燥,尿量減少,尿酮體陽性。重度,食物不能在體內保持,身體狀況進行性惡化,皮膚蒼白干燥、鞏膜黃染,嘔吐物有 【詳情】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歷年來醫生認為是一種生理狀態,可以自現自消,不需治療。由于此觀點的存在,當新生兒黃橙出現后,基本上取觀望消極的態度,等到黃疸癥狀加深加重或不退時才引起注意,往往延誤診斷和治療。因此,積極主動地處理新生兒黃疸,有利新生兒黃疸癥減輕,減少并發癥發生,有利病理性黃疸的早期診斷和治療。 【詳情】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在新生兒娩出24小時以后出現,4~5天達到高峰,7天后逐漸消退。生理性黃疸產生的機理是由于新生兒紅細胞數量較成人多,出生后紅細胞破壞增多,而肝臟尚未發育成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有限,使皮膚黏膜及鞏膜出現黃染。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在出生后由于初乳量不足,吮吸能力差,并為維持其體溫、呼吸及肌肉活動等而導致自身消耗過大,較易出現黃疸。 【詳情】
新生兒黃疸(NeonatalJaundice)是新生兒期常見癥狀之一,是因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故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由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約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可出現生理性黃疸,占住院新生兒的30%-40%。但有相當一部分新生兒黃疸是病理性的,可能是新生兒嚴重疾病(如溶血癥、敗血癥等)的首發體征,如不重視,就可能延誤診治。 【詳情】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患兒一般黃疸于生后2~3天出現,4~5天最明顯,足月兒于生后7~10天自然消退,多表現為無色尿液。病理性黃疸最常見的原因是膽汁淤積,可見陶土樣便和深色尿液。膽汁淤積在活產嬰兒中發生率約1/2500~1/5000,嚴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遺癥。提高對本病的認識,有助于及早對患兒做出診斷進行治療。 【詳情】
新生兒的皮膚為粉紅色,但30%一50%正常的新生兒和70%的早產兒,在出生后2一3天(最早2天,最遲5天),皮膚和眼睛的結膜逐漸變黃,成為黃疽。黃疽一般先從面頸部的皮膚開始,然后遍及軀干和四肢的皮膚。皮膚黃疽在嬰兒出生后4一6天最深。足月新生兒于出生后第10~14天。專家指出合理的飲食有助于此病的治療。因此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加注重。 【詳情】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多發生于新生兒出生后2~14d,多無臨床癥狀,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是新生兒最常見的一種臨床現象,且純母乳喂養的嬰兒有使黃疸加重的跡象。該病應注意與迅速出現的嚴重的病理性黃疸相鑒別,觀察黃疸進展情況,出生后黃疸發生的時間、部位、程度變化、有無肌張力低下、嗜睡、吸吮反射減弱、發燒、嘔吐等情況。 【詳情】
推薦醫生
更多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在線咨詢
更多
母乳性黃疸高會有什么影響
母乳性黃疸高對寶寶生長發育是有影響的。母乳性黃疸可以分為母乳喂養性黃疸和晚發母乳性黃疸。母乳喂養性黃疸一般是在寶寶出生后的2-3天內出現,病情和生理性黃疸類似,在7-15天就會消退。晚發母乳性黃疸一般在寶寶出生后的7-15天后出現,寶寶身體沒有不適,只是因為吃母乳造成的黃疸。
1個回答
母乳性黃疸值多少可以打疫苗
母乳性黃疸,孩子黃疸值正常才可以接種疫苗,黃疸值不可以超過10mg/dl,如果黃疸值偏高需要延遲疫苗的接種,避免引起疫苗不良反應,影響疫苗的接種效果,注意定期監測黃疸值的變化情況,避免黃疸值過高而引起膽紅素腦病,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注意給孩子按需喂養,定期監測身高體重頭圍等各項生長發育指標情況。
1個回答
黃疸為什么要停母乳72小時
新生兒出生之后如果是母乳性黃疸應該暫時停止母乳喂養的,如果不是母乳性黃疸是可以繼續給寶寶母乳喂養的。母乳性黃疸可能是跟母親的母乳內缺乏一種促進膽紅素代謝的酶引起的,會引起小兒腸道內的膽紅素不能正常排泄,膽紅素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就會引起性生兒黃疸的。這個時候暫時停止母乳喂養可以減輕新生兒出現黃疸的癥狀。
1個回答
母乳性黃疸兩個月怎么辦
如果已經確定是母乳性的黃疸,這種情況必須要停止母乳喂養的,等黃疸數值下降到正常的范圍之內,這樣可以再重新的喂母乳。這個對孩子并沒有什么影響,所以不用太擔心的。后期因為孩子的膽管發育比較正常,所以對于母乳造成的影響并不多。
1個回答
寶寶母乳性黃疸多久能退完
母乳性黃疸,如果可以及時的停止母乳喂養,孩子癥狀基本上在三到四天之后就會有所緩解,一到兩周之后就可以完全消退;如果遲遲不停止母乳喂養,病情就會延長,所以需要先停止母乳喂養。母乳性黃疸一般會持續3-12周,大部分的寶寶在12周之后可以消退,但是具體消退的時間要看寶寶的身體素質。
1個回答
黃疸高是因為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黃疸過高的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紅細胞過多。新生兒黃疸偏高與體內紅細胞過多密切相關,當幼兒體內的紅細胞受到破壞后,就會形成大量的膽紅素,而這種膽紅素正是誘發黃疸的主要因素,因此體內紅細胞過多的新生兒通常會出現黃疸偏高的癥狀。第二是肝臟功能不全,體內的膽紅素需要肝臟中的肝臟酶來參與方可代謝。第三個則是膽道功能不全:由于新生兒的膽道功能尚未發育健全,因此無法及時將膽紅素及時排出,以致于膽紅素在體內堆積過多,導致黃疸偏高。
1個回答
最新文章
健康資訊
更多
按字母查
醫院大全
醫院資訊
熱點資訊